2016年大理州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及今后加快发展的建议

2019-07-19 05:43:19

201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州进一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抓工业,谋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投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以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发展。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全州工业发展,做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工业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1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州进一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抓工业,谋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投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以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发展。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全州工业发展,做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工业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2016年全州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州工业总产值完成1021.9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67.47亿元增长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10.8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70.38亿元增长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311.0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7.09亿元增长4.7%。

(二)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81.1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76.08亿元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3.5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21.45亿元增长6.2%。

(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47.9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07.92亿元增长6.6%。

(四)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达1180.5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136.83亿元增长3.80%。负债合计达753.0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47.76亿元增长0.7%,资产负债率达63.8%,比上年同期的65.8%降低了2个百分点。

(五)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价达770.9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51.25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净值达553.9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56.16亿元下降0.4%。

(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4.5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9.45亿元下降4.9%。其中:实现利润43.8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6.54亿元下降5.7%;实现税金50.7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2.91亿元下降4.1%。

(七)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50.7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2.91亿元下降4.1%。工业上交利税占全州财政总收入的32.4%,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1.8%。

(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7户,比上年同期的252户增加35户,增长10.3%。其中亏损企业51户,比上年的67户减少16户,下降23.9%。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4728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57063万元减少亏损9777万元,下降17.1%。

(九)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49200人,比上年同期的50900人减少1700人,下降3.3%。

(十)全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1、六大支柱产业共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40.56亿元(其中:机械232.48亿元,食品131.56亿元,能源93.10亿元,冶金73.60亿元,烟草57.40亿元、建材52.4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94.88亿元增长7.7%。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1%。六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全州工业的发展。

2、支柱产业共计实现利税90.91亿元(其中:烟草工业43.26亿元、机械15.10亿元、能源13.34亿元,食品9.82亿元、建材8.37亿元、冶金1.0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5.66亿元下降5%。其中:实现 利润41.7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3.97亿元下降5.1%。实现税金49.1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1.69亿元下降4.9%。支柱产业实现利税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96.1%(利润占95.1、税金占97%)。

3、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计完成589.8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41.96亿元增长8.8%。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91%。

4、支柱产业资产总计共计达1106.87亿元,比上年同期1070.16亿元增长3.4%。支柱产业的资产总计占全州规上工业的资产总计的93.8%。支柱产业的负债合计达707.0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06.31亿元增长0.1%。支柱产业负债合计占全州规上工业负债合计的93.9%。支柱产业的资产负债率达63.8%,比上年同期的66%降低了2.2个百分点。

5、支柱产产业工业企业的户数达217户,比上年同期的186户增加31户,增长16.7%。支柱产业的户数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78.3%。

6、支柱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43000人,比上年同期的41300人增加1700人,增长4.1%。支柱产业年平均从业人员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87.3%。

(十一)2016年全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入园工业企业628户,比上年同期的621户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户,比上年同期的200户增长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22户,比上年同期的421户增长0.2%。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7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73.40亿元增长8.3%。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

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62.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47.63亿元增长2.8%。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86.9%。

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7.5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0.50亿元下降7.3%。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的85.6%。

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税金54.0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8.5亿元下降7.6%。

(十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2016年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43亿元,比上年的183.14亿元下降3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8%,比上年占26.2%,下降10点4个百分点。

(十三)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完成情况

1、2016年全州工业出口交货值达45.1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3.07亿元增长36.6%。

2、2016年全州进出口总额达2644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6442万美元增长0.1%。其中:出口总额2636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3439万美元增长12.5%;进口总额9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6.7%。

二、全州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2016年,全州 工业总产值完成1021.96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10.88亿元,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 311.08亿元,同比增长4.7%。全州12个县、市全部工业总产值除云龙县略有下降外,其他11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81.15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3.5亿元,同比增长6.2%。

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47.93亿元,同比增长6%。

(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16年全州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分别为:213841,二产中,工业占二产的75.4%,占生产总值的29%。人均生产总值27415元,同比增长8.4%。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显示,一产趋优、二产趋强、三产趋快的发展。

(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全州着力培植的六大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支撑全州工业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为全州工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016年,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0.56亿元,同比增长7.7%。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州全部工业总产的6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0.1%。支柱产业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的有机械工业232亿元、食品工业131亿元。

2、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89.88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州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1%。

3、支柱产业实现利税90.91亿元,其中,实现利润41.73亿元,实现税金49.18亿元。分别占全州规上工业的96.1%、95.1%和97%。

4、支柱产业上缴税金49.17亿元,占全州规上工业上缴税金的97.0%,占全州财政总收入的31.4%。

(四)工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步伐

2016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1410.7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311.76亿元增长7.5%。其中:农业总产值达388.83亿元,比上年的344.30亿元增长12.9%;工业总产值达1021.96亿元,比上年的967.46亿元增长5.6%。工业产值占全州工农业产值的72.4%。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五)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取得一定成绩

2016年全州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达45.18亿元,同比增长56.6%。全州进出口总额达26445万美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总额达2636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

(六)工业园区生产稳步发展

全州12个工业园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整体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入园企业增加,园区工业生产稳步发展,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1、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7.76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4%。

2、园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62.9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州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6.9%。

三、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6年,全州工业生产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主要是:

(一)经济效益下降

由于市场不旺,工业产品销路不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部份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经济效益下降。2016年,全州规上工业实现利税94.58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实现利润43.87亿元,同比下降5.7%;实现税金50.72亿元,同比下降4.1%。从12个县(市)看,实现利税同比增长的仅有漾濞、弥渡、永平、洱源、剑川5个县,他其他7个县市均有下降;从六大支柱产业看,实现利税,同比增长的有机械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3个支柱产业。下降的有冶金工业、能源工业、烟草工业3个产业共计减少利税16.08亿元。从工业园区看,实现利润下降7.3%,实现税金下降7.6%。

(二)部分产业销售收入下降

由于市场销售价格下跌,导致了部分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016年六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比上年下降的有:冶金工业减少9.68亿元,下降16.3%;能源工业减少6.53亿元,下降7.3%;烟草工业减少5.17亿元,下降8.4%,3个支柱产业共减少21.38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由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导致了利税下降、工业产值减速。

(三)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1、园区土地储备不匹配,前期工作耗时较长,主要集中表现在土地储备不匹配,办理土地手续时间太长。各县(市)虽已建立了工业园区,但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收益又不能循环利用,土地储备量少,不能满足项目用地,导致部份新建项目须独立选土地,征收土地,耗用时间较长。

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县级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园区建设的需求,造成园区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投入不足,硬件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水电路等生产要素保障方面,项目用地挂牌出让后,由于进场道路、施工水、电未能及时配套,导致项目启动缓慢、进展迟缓。

四、对加快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全力以赴抓工业,谋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中求进、跨越发展。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目标。

(一)充分发挥现有产能,达产增量添活力

我州工业发展,经过多年大量资金的投入,据1958年——2016年统计,58年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82.69亿元,随着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增加,工业生产长足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国内外市场低迷、市场竞争较激烈、产品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加之,部分原材料,特别是矿产资源紧缺等制约因素,产能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仍很大。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拓展市场空间,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盘活存量,达产增量,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工业经济持续键康地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二)着力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内强管理,着力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向管理要潜力、要质量、要效益。外拓市场,要进一步强化营销力度,利用信息化、网络化、营销网点等,大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力争更多的工业产品走出国门、出口创汇。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着力抓好重点建设项目,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2017年州人民政府研究确定了全州80个重大工业发展项目,投资总额196.43亿元。现已开工建设的有56个,待开工的24个。这批重大工业发展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关系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大事,要全力以赴抓好。一是着力抓好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帮助协调解决建设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如期建成,竣工投产,发挥效益;二是要对尚未开工的建设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三是要抓紧做好储备项目,为进一步招商引资奠定基础。力求做到开工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

(四)要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

着力培植六大支柱产业。一是做大机械先进装备制造业。二是做强矿冶、建材产业。三是做优烟草工业。四是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五是稳步发展能源(电力、煤炭)工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全州工业跨越发展。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也是一个打造先发优势的战略。要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让创新蔚然成风,让创新之花结出丰硕之果,让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促发展。

(六)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富国之本,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要进步、科技要创新、靠的是人才。工业经济要发展,关键是人才。要加快人才培养力度。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凝聚人才,要营造一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的氛围。既要注重内部培养,又要兼顾外部引进;既要突出“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又要重视高级技师、技师及工匠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技艺高超、技术精湛、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全州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作者系州工经联会长及智库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