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13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期间举办的昆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示范区战略,将以生物医药为核心,将着重发展天然药物、民族药、新型疫苗、医疗器械等产业,同时不断加强医疗队伍、基础设施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从康复、康养、康健向复合型功能转变,实现生物医药与其他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的大健康特色产业链和大健康生态圈。
前不久,昆明向国家申报了“昆明市现代中药与民族药、新型疫苗和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同意昆明按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开展昆明市生物化工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推进产业聚集 稳步扩大规模
昆明市明确提出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发展大健康,并以此理念来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昆明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昆明以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为核心,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83.1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41.5亿元,201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为205.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1.2%,占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近60%。
其中,以中药(民族药)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鲜明。2015年昆明市中药领域工业总产值近百亿元,约占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近一半;化学药和健康衍生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达39.7亿元和62.5亿元,占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比例分别约为1/5和1/3。与此同时,创新成果持续推出,“十二五”期间全市有近40个药品获得生产批件,其中复方鹿仙草胶囊等中药(民族药)品种超过20个,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世界首个赛宾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得新药证书,另有一批新型疫苗品种处于临床阶段,构成了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后备力量。
目前,昆明聚集了中国医药集团、德国拜耳药业、香港积大药业、云南白药集团、龙津药业等两百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拥有三七系列、天麻系列、灯盏花系列、黄藤系列、丹参系列、血塞通系列等一批云药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品,拥有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等一批知名医药生产、研发平台。
补齐短板打造产业新体系
“尽管近年来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较大的产业提升和调整空间,尚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昆明市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质量标准和监管水平的重要提升期,更是产业转型突破发展的关键期,昆明市企业普遍面临市场开拓难度与日常经营压力日益增大的挑战。
一方面,机制创新急需突破。昆明市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生物资源等方面创新资源丰富,汇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重点研发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等一批省内重点院校。与之相比,昆明市缺乏灵活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中央资源与地方资源、产业链与创新链相对孤立,未能有效对接,尚未形成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政策闭环,创新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另一方面,生物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有效转化。昆明市中药种质资源的控制力不足,药材种植与流通环节存在小、散、乱现象,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统一规划管理,难以从品质和数量上满足中药生产企业的要求。生物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有效转化,绝大多数中药材简单加工后流入市场,中药产业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偏低。
有关专家提出,昆明市应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紧抓发展大健康业的重大战略机遇,结合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梯队,逐渐增强对全省及昆明市发展大健康业的产业支撑能力。
为此,《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立足昆明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技术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以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 3 N”产业新体系。
到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左右。重点推进中药材深度开发、生物技术药产业突破发展、化学药产业壮大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多元发展、健康产品及服务延伸发展等5大领域。
昆明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报告指出,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是要做优做深。要以中药、民族药、基因工程、新型疫苗等为重点,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做优做深。确保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生物医药高度聚集的昆明高新区也提出,2018年,要放大高新区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方面的优势,发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的“虹吸”效应,引进和培育一批处于科技前沿、单体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好项目,塑造健康春城的新亮点。
争当云南省大健康创业创新的领头羊
日前,《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施工图》正式印发,提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特色保健品5条产业链,明确了各条产业链的实施路径,提出到2020年全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特色保健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的发展目标。
“昆明集聚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中了全省80%左右的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昆明应该为全省发展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成为省内大健康产业创业创新的领头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有这样的共识。
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引领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昆明市大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肇圣说,目前,昆明市发展大健康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产业布局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增强。围绕个人身心健康、人与人关系健康、人与环境关系健康三大内涵,部署了“医、药、养、健、游、食”六大产业,昆明将通过3到5年时间建设“国际健康中心、精准医学中心、产品制造中心、新药研发中心、幸福养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六大中心。
今年6月19日, 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重点项目——康美昆明健康城正式在呈贡区启动。该项目是目前全国大健康产业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康美集团迄今为止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医养结合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项目将打造成为以医养结合为核心、智慧康养为亮点,围绕人体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西南首席全生命健康养生城和国际大健康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区。
“昆明•盘龙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已经完成规划,要把小镇建设成为立足昆明、面向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科技创新小镇。”盘龙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镇片区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全省近80%的生物科技和高原特色农业的科研院校、人才和技术成果,目前园区内有云南生物科技创新中心、都市园艺大健康产业孵化园、云南中科生物科创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农众创空间、871西区科创教育乐园等产业孵化、创新创业平台。
继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群、昆明经开区健康产业基地、滇池度假区滇池国际养生基地、晋宁七彩云南•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石林杏林大观园中医药养生博物馆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落子布局后,新的产业园区和项目陆续规划落地,昆明生物医药产业出现倍增态势。